三七是如何抗脂肪肝的?

三七亦称人参三七,参三七、田三七、田七、滇三七、滇七等 , 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 。我国历代医家对三七十分推崇,认为三七性温,味甘、微苦,归肝、胃经 。三七除有止血、定痛的特殊功效外,还有化淤、活血作用 。本品有止血而不留淤,散淤而不伤正的特点,可单味研粉吞服,也可酒调外敷 , 更可制成多种药膳制剂 。
现代中药研究表明,三七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,能扩张冠脉和增加冠脉流量,抗实验性心肌缺血 , 具有降血压、降血糖功效 。令人十分兴奋的是,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,三七粉能阻止家兔肠道吸收脂肪,在脂质代谢中 , 能降低总脂质水平和甘油三酯含量 。在饲料中混入2%三七粉,饲养家兔6周后,其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,且在组织切片镜检时发现三七粉组动脉血管脂肪沉着显著减轻 。动物药理研究结果还表明 , 三七总皂苷有一定的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,且强于人参总皂苷和绞股蓝总皂苷 。三七粉浆200毫克/千克给大鼠灌胃,连续4周后,其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降低 , 且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显著减少 。
现代临床应用三七的进展很大,用三七粉每日3次,每次口服0.6克,治疗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脑动脉硬化、脂肪肝及胆固醇增高患者10例 , 发现三七对总脂及胆固醇均有降低作用 。有临床研究资料报道,用生三七片或三七冠心宁治疗57例高脂血症,其降胆固醇及降甘油三酯效果与降血脂药安妥明比较,无统计学差异,不仅表明治疗有效,且无安妥明引发的肝功能受损或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 。国内有报告指出 , 三七片制剂降胆固醇作用比较明显,降低血清总酯有一定作用 。
和人参相比,三七被人们认识晚了1 000多年,近代医药学界对三七的研究在逐步深入,许多学者都认为,三七不仅是止血活血要药 , 而且也是降脂和抗脂肪肝保健补益妙品,三七的价格远低于人参,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等方面还优于人参,因而在膳食保健方面的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。由于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补血强壮,可增强体质而不增加体重,更为“富裕病”患者所乐于接受,可实际运用于日常的食疗药膳之中 。值得提醒的是,中医认为,孕妇忌服,这是重要的临证经验,必须充分重视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