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的由来


【角的由来】角是起源和发展于先秦时代用来盛放和斟倒的酒器 。形制与爵相似,但无流和柱 。最初当为普通斟酒器皿,供低级别贵族使用 。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,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,流行于周中期之前,之后开始衰落 。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,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 。《礼记-礼器》说:"宗庙之祭,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" 。《考工记-梓人》引《韩诗》云:"一升曰爵,二升曰觚,三升曰觯,四升曰角,五升曰散" 。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、爵组合,但有时以角代爵,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,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 。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,但其数量却少得多,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 。现今所说的角,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,其容量与爵相若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