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栀子花】栀子花病虫害防治


1、炭疽病 【症状】该病主要为害栀子花的叶片 。 从叶尖、叶缘处开始发生 , 形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 。 有时整个叶片变褐色 , 严重时造成枝枯或全株枯死 。 病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。 在潮湿的条件下 , 叶片两面病斑上均产生小黑点 , 以叶背面小黑点为多(叶面为分生孢子盘 , 叶背为子囊壳) 。
【发生规律】以菌丝体潜伏在病叶上越冬 。 翌年春季温、湿度适宜时 , 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 。 该病菌的特点是生长季节也可形成大量有性态 , 即子囊壳 。 高温、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 。 栀子花的苗木在调运途中 , 通风不良、湿热的环境 , 发病率较高 。
【防治方法】
①农业防治 。 及时清除病落叶 , 并集中销毁 , 减少浇水时 , 尽量在上午进行 , 1次浇透 。
②化学防治 。 发病前喷施1%波尔多液预防 , 保护植株 。 发病期间可喷施50%施保功1000倍液或10%世高1000倍液、430g/L好力克25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等 。

【栀子花】栀子花病虫害防治

文章插图

2、缺铁性黄化 【症状】该病为全株性非侵染性病害 。 症状主要表现在嫩叶和嫩梢上 。 开始时嫩梢、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 , 叶片薄而小 , 叶脉仍是绿色 。 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.最终叶片枯死 。 腋芽萌生 , 形成许多细小的丛生侧枝 。 病枝节间缩短 , 簇生成丛 。 病害发生严重时 , 小树可全株呈黄白色 , 叶脉亦为黄白色 , 嫩梢顶部焦头 , 以至枯死 。 病株冬天易遭冻害 。
【发生规律】有些地区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 , 土壤呈碱性反应 , 使可溶性铁含量低 , 或由于雨水多 , 土壤中可溶性铁过多的淋失 , 或土壤黏度重、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壤中 , 植株根部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 , 降低了根吸收铁素的能力 , 植物缺少可利用的铁 , 影响了叶绿素的形成而发生黄化 。
【防治方法】
①科学选择栀子种植土壤 。 在选择栀子种植土壤时 , 尽量避免将栀子种植于碱性土壤中 , 也不宜种植于地势低洼、易积水处 , 以及旧宅基废弃的含石灰较多的建筑垃圾中 , 否则将影响根系发育 , 易发生黄化现象 。
②合理施肥 。 在碱性土壤中 , 结合施肥 , 适当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、氯化铵、过磷酸钙等 ,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, 提高土壤中铁的有效性 。 在施用有机肥料时 , 加入适量硫酸亚铁混合施用 。 施人土壤中 , 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 , 可增加铁的活性 , 使植株易吸收 。
③对病株可浇施0.1%~0.2%硫酸亚铁水溶液 , 或施用其他铁的螯合物水溶液 。 根据树的大小不同 , 每株施25~lOOg 。 在苗床中每10m2用500g , 待叶色转绿后即不必再用 。
【【栀子花】栀子花病虫害防治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