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知识|江雪作者是谁,江雪这首诗谁写的


《江雪》的作者是 《江雪》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,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,没有行人、飞鸟,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,默然垂钓 。
《江雪》的作者是谁? 柳宗元
江雪作者是谁? 《江雪》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, 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。
江雪

  • 千山鸟飞绝, 万径人踪灭 。
  • 孤舟蓑笠翁, 独钓寒江雪 。

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是谁?是哪个朝代的? 江雪
唐代:柳宗元
千山鸟飞绝, 万径人踪灭 。
孤舟蓑笠翁, 独钓寒江雪 。
译文

所有的山, 飞鸟全都断绝;所有的路, 不见人影踪迹 。

江上孤舟, 渔翁披蓑戴笠;独自垂钓, 不怕冰雪侵袭 。

注释

绝:无, 没有 。
万径:虚指, 指千万条路 。
人踪:人的脚印 。
孤:孤零零 。
蓑笠(suō lì):蓑衣和斗笠 笠: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。 (“蓑” ,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;“笠” ,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。 )
独:独自 。

《江雪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《江雪》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。
原文如下:
千山鸟飞绝, 万径人踪灭 。
孤舟蓑笠翁, 独钓寒江雪 。
译文如下:
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, 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。
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, 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。
扩展资料:

创作背景

《江雪》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(805—815) 。 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), 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, 推行内抑宦官、外制藩镇、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。
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, 改革很快失败,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, 流放十年, 实际上过着被管制、软禁的“拘囚”生活 。 险恶的环境压迫, 并没有把他压垮 。 在政治上不利, 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, 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。 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。
作品赏析
在这首诗里, 笼罩一切、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, 山上是雪, 路上也是雪, 而且“千山”、“万径”都是雪, 才使得“鸟飞绝”、“人踪灭” 。 就连船篷上, 渔翁的蓑笠上, 当然也都是雪 。 可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“雪”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。
相反, 在这个画面里, 只有江, 只有江心 。 江, 当然不会存雪, 不会被雪盖住, 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, 也立刻会变成水 。 然而诗人却偏偏用了“寒江雪”三个字, 把“江”和“雪”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, 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、比较遥远、比较缩小了的感觉, 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。
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、更灵巧、更突出 。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, 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, 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、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, 把水天不分、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。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“寒”字, 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;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。
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, 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, 不怕雪大, 忘掉了一切, 专心地钓鱼, 形体虽然孤独,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,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。 这个被幻化了的、美化了的渔翁形象, 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。
由此可见, 这“寒江雪”三字正是“画龙点睛”之笔, 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, 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, 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