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了头孢喝酒会怎么样,吃头孢又喝酒会致死

曾有这样一种说法:
如果在酒局上想要避酒,
就说自己牙疼吃过了头孢,
这样就不会有人逼你喝酒了,
因为吃过头孢再喝酒,
会有致命风险!
其实这真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。——因为服用头孢后喝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。

吃了头孢喝酒会怎么样,吃头孢又喝酒会致死

文章插图
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?
吃了头孢喝酒会怎么样,吃头孢又喝酒会致死

文章插图
当药物双硫仑与乙醇联合使用时,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,使乙醇在体内氧化成乙醛后,不能再分解氧化,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,出现面部潮红、结膜充血、视物模糊、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出汗、口干、胸痛、心肌梗死、急性心力衰竭、呼吸困难、急性肝损伤、惊厥、死亡等一系列反应 。这种现象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。(处理方法见下文)其实,严格意义上讲,
只要是吃了药,
就不再适宜饮酒了 。
无论红的、白的、啤的,
只要吃了药,
在停药的1~2天内都不适宜喝酒 。
而以下几大类药物
对酒精的反应也十分剧烈,
都存在着致命的风险,
因此,需要特别谨慎小心!
第一类: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
包括头孢哌酮、头孢哌酮舒巴坦、头孢曲松、头孢唑啉、头孢拉定、头孢美唑、头孢米诺、拉莫司、头孢甲肟、头孢孟多、呋喃唑酮、氯霉素、呋喃妥因、甲硝唑等 。
头孢菌素=毒药
服用头孢类药物或服用头孢类消炎注射剂后,再饮酒,会出现“双硫仑样反应”!
此外,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、饮酒量.成正比 。服药期间饮酒比停药后饮酒更严重 。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会严重到导致呼吸抑制、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。
研究显示,饮酒后5天内的人,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。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则是安全的 。
如何应对双硫仑样反应?
1.就地处理
立即停止饮酒,催吐,有门槛时洗胃 。保持呼吸道通畅,清除口鼻腔的呕吐物和分泌物 。头向一侧倾斜,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。
2.一般处理
吸氧、卧床休息、观察生命体征、测量血压、脉搏和呼吸 。检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,观察脉搏血氧,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 。
3.双硫仑反应的主要治疗措施
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,立即停用相关药物,静脉滴注大量液体(加三磷酸腺苷、辅酶a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等 。)加速药物和乙醇的排泄 。
必要时,4.此外要保持呼吸道畅通,可给予吸氧、利尿,使用苯海拉明、异丙嗪等抗组胺药,并注意血清钾、镁浓度的测定,及时纠正低钾血症、低镁血症 。
5.恶心、呕吐严重者,给予甲氧氯普胺10~20 mg肌肉或静脉注射 。
立即舌下含服给予6.伴心绞痛、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、T波低平的患者,硝酸甘油片0.5 mg,一般在2 ~ 5分钟内有效,若无效,可再含0.5 mg 。
7.嗜睡、意识不清或昏迷呼吸困难的患者, 0.4 ~ 1.2mg盐酸纳洛酮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,症状严重者1小时后可反复给予0.4~0.8 mg 。
将8.低血压、休克者,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变血管机能和改善微循环 。m-羟胺10~30 mg加入5%葡萄糖注射液或5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。紧急情况下,静脉滴注前可静脉注射0.5~5 mg 。有甲亢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病史的患者,可用盐酸多巴胺20 mg、5%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。
注 。
9.地塞米松用于急症和危重患者的抢救,每次2~6 mg,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。不要使用氢化可的松的注射液(含50%乙醇),以免加重病情 。
第二类:镇静催眠类药物类
包括苯巴比妥、水合氯醛、安定、利眠宁等 。
安眠药+酒=人命?!
这些药物具有大脑抑制作用,乙醇会加速人体对其的吸收,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,药物成分的血药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 。
饮酒后,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,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,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,可使患者出现安眠药的中毒反应 。
轻度表现为意识清醒或表现出嗜睡状态,头痛、眩晕、反应迟钝、言语含糊等 。中度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呈浅昏迷状态,脉搏比平时略快、血压偏低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、腱反射消失、呼吸比平时较慢 。重度表现为意识陷入深度昏迷状态,脉搏加快、血压下降、呼吸减慢、四肢发绀、瞳孔缩小、对光反应消失 。
如遇上此类中毒患者,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催吐、洗胃、导泻,清除体内过量存在的安眠药成分 。对于服药时间短且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催吐,在服药6小时以内可优先选择洗胃的方式 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在服用安眠药期间,应该禁止喝酒 。
第三类:解热镇痛剂类
如阿司匹林、扑热息痛等 。
止痛药+酒=消化道出血
这种药物中含有咖啡因,和酒精融合后很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,出现心慌气短、心跳加快等不良症状,而且这种药物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和损伤作用,与酒精的伤胃作用“双管齐下”,可导致胃炎、胃溃疡、胃出血等 。
第四类:降压药
降压药包括利血平、卡托普利、硝苯地平等 。
降压药+酒=低血压休克
很多人觉得葡萄酒是养生的酒,酒精度数也不高,应该更安全 。
其实不然 。本身酒精可能引起血管舒张,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,危及生命 。而同时,葡萄酒含有的酪胺在大量积蓄后,也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,导致头晕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。
正常饮用时,人体能够自然破坏酪胺;但若服下降压药后,人体就无法成功破坏酪胺,造成大量蓄积,出现上述症状 。
另一方面,降压药本身能够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接近正常水平,而酒精的扩张血管作用会进一步使得血压下降,这样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血压甚至是休克 。
第五类:降糖药
包括服用格列苯脲、注射胰岛素、二甲双胍等 。
降糖药+酒=低血糖休克
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,而如果糖尿病患者刚服完降糖药,血糖已降到标准值,此时,酒精进一步使胰岛素增加分泌,势必会引起低血糖 。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,这种概率更高 。
另一方面,像二甲双胍这类降糖药与酒精混用,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,导致恶心、无力等症状 。
长期喝酒还会引起肝损害、增加酮症发生的概率 。
值得警惕的是,心慌、出汗、疲乏无力,甚至烦躁、意识混乱、多语等低血糖症状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和混淆,不易察觉 。这导致了许多患者往往浑然不觉,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。
第六类:抗抑郁药类
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、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如舍曲林、百忧解、帕罗西汀)等 。
抗抑郁药+酒=加重病情、血压上升
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,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,削弱警觉性 。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,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、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,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。
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,酒精还会与这类药物发生交互作用,使得血压上升,有一定危险性,因此,建议这类患者完全避免饮酒 。而对于服用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比如舍曲林、百忧解和帕罗西汀)的抑郁症患者来说,虽然还没有充足证据证明药品会与酒精发生不利反应,但由于酒精会使患者头晕、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,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饮酒 。
如果用药患者用药期间喝酒,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,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,可先服用大量温开水、牛奶,来稀释酒精浓度,加快酒精分解 。
如果出现心动过速、心慌、坐立不安等症状,择需要立刻就医 。
第七类:治疗关节炎类药物
如甲氨蝶呤等 。
治疗关节炎类药物+酒=胃溃疡、肝损伤
上述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、胃出血、肝损伤等副作用 。
甲氨蝶呤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性关节炎类药物,是临床上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物 。但是甲氨蝶呤对肝脏有损伤作用,饮酒会加重甲氨蝶呤的肝损伤 。
此外,酒精还会对关节炎伴有的其他病症产生不良影响 。如夜间饮酒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,加重关节炎患者的纤维肌痛的症状(疲劳、疼痛等) 。
国庆假期已经接近尾声,
想必相聚还在持续进行,
但把酒言欢的同时,
也要规避用药又喝酒这样的危险操作!
切勿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,
也不要用自己的生命下赌注 。
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整理自最后一支多巴胺、药评中心、麻醉MedicalGroup、重症家园、有来医生、春雨医生、搜狐网、微医、云鹤医等
Historical articles
【吃了头孢喝酒会怎么样,吃头孢又喝酒会致死】三连一下,转发到家庭群!

    推荐阅读